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  资讯 《今日说法》最悲情案件改编,这新出国片让人哭成猪头
    首页 资讯 电影 《今日说法》最悲情案件改编,这新出国片让人哭成猪头

    《今日说法》最悲情案件改编,这新出国片让人哭成猪头

    本文作者:龙伟平

    原文标题:那些幼小、卑微、如野草的生命,终能开遍整个草原

   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

    中秋档争议最大的电影,非他莫属。

    改编自《今日说法》中报道过的真人真事。

    宣布定档当天光速撤档,等待两个月后才再度回归。

    并一举拿下中秋档票房冠军。

    最惹人关注的,还是顶流明星在影片中以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姿态出现。

    叠满了如此多的buff,电影本身到底如何?

    今天就让豆友@龙叔 来聊一聊——

    野孩子

    导演:殷若昕

    编剧:徐逸洲

    主演:王俊凯/关子勰/邓家佳/陈永胜/潘斌龙

    上映日期:2024-09-13(中国大陆)

    片长:127分钟

    一首诗——《苔》

    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

    这首《苔》,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代表作,他用清雅的文风,拟人的角度,歌颂了“苔藓”这种微小、不起眼的植物。

    虽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,却有自己的生命意向。

    这首诗是《野孩子》这部电影的一个文眼,诗里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都跟《野孩子》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极其相似。

    电影里,那群流浪无依,寄生在社会最底层的孩子,恰如袁枚笔下的“苔藓”。

    微小、不起眼、无人欣赏,没有华丽外表,也没有高贵出身,他们的生与死都无人注意。

    可是即便如此,“他们”也如“苔藓”一样。

    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的勇气,在无人在意的角落,他们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美好青春,那是专属于他们的热烈与骄傲。

    这首诗出现在电影的中后段,那时“弟弟轩轩”已经在“哥哥马亮”的安排下,进入了干净明亮的校园。开学的第一课,老师教授的就是袁枚的《苔》。

    这既是“轩轩”生活新阶段的开始,也是轩轩人生绽放的暗示。

    一个人——马亮

    马亮是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,在社会上流浪长大的孩子。他的出生和流浪的儿童时期,是很多复杂悲剧造成的结果。

   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展示了儿童时马亮追着父母远去的车子,一边奔跑一边痛哭流涕的画面。

    孩子总是无力的,可大人的错误却常常要孩子来承受。

    电影的视角,是从成年后的马亮开始的。

    作为一个底层的流浪儿,他能顺利的长大,吃了数不尽的苦,也学会了很多旁人难以想象的生存手段——偷窃。

    电影一开始,马亮正拿着偷来的烟准备销赃,却看到了巷口的警车,常年混迹在社会底层的他,对警车十分敏感。

   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,可能还有过被警察抓住的经历。

    也正是因为这种警觉,他才能次次都顺利完成自己的目标,这也从侧面说明他是一个聪明的人。

    也正因为警察的出现,才让马亮和轩轩的相遇有了一个契机。

    为了不引人注意,马亮需要有一个更加不起眼的人来帮自己销赃,常年拾荒又年幼机灵的轩轩毫无疑问是最佳选择。

    于是马亮决定跟轩轩合作,让轩轩帮自己销赃,同时他也会给轩轩一些好处费,给他买吃的,帮轩轩教训那些经常欺负他的小孩。

    一对兄弟——马亮与轩轩

    跟马亮不同,轩轩不算是真正的流浪儿童,因为他还有爷爷奶奶。

    但轩轩其实又跟流浪儿童无异,因为他妈妈跟马亮妈妈一样弃子远走,奶奶常年卧病在床,爷爷靠收废品的微薄收入养活整个家庭。

    对于轩轩的管教,爷爷奶奶有心无力。

    因此,早已到了上学年龄的轩轩依然每天浪迹街头,靠拾荒生活,常常连饭都吃不饱。

    在马亮出现之前,轩轩每天都在捡废品,在外面被其他孩子欺负,在家里还经常挨爷爷的打骂,因为对轩轩父母的不满,轩轩爷爷把怒气全部撒在年幼的轩轩身上。

    电影里有个情节,轩轩跟马亮合作后,有了一点小小的存款,他把那些钱藏在文具盒里,最后却被爷爷发现了。

    爷爷以为轩轩偷自己的钱,于是不由分说的将轩轩打了一顿,还将他关在外面的狗笼子里。

    这个情节,也是轩轩最终决定跟马亮一起逃离这个破烂不堪的家庭的根本原因。

    离开原生家庭后,轩轩便一直和“哥哥马亮”一起生活着,他们一起“工作”,一起玩耍,互相照顾。

    在轩轩的身上,马亮仿佛看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。在马亮的身上,轩轩也得到了久违的“亲情的温暖”。

    对于轩轩,马亮的感情很复杂,一开始他在利用轩轩销赃,但随着两人的相处,马亮开始把轩轩当做亲弟弟在照顾。

    马亮因生活所迫,不得不偷窃,但他绝对不允许轩轩去偷东西。他会因为满足轩轩的心愿去餐厅吃霸王餐;

    他会为了轩轩在大雪的夜晚背着他满街求医;

    他会为了轩轩的身体健康,去找自己最讨厌的文叔借钱给轩轩买营养品;

    最后,他也为了轩轩有一个干净明亮的未来,选择暴露自己送轩轩去学校上学......

    马亮和轩轩没有血缘关系,在警方和轩轩爷爷眼里,马亮甚至是诱拐未成年人的罪犯,但马亮对轩轩的照顾和对轩轩未来的考虑,却超过了那些所谓的亲人。

    他让轩轩活得更加有尊严,他为轩轩的前途计之深远,他给了轩轩自己能给的一切。

    正因如此,轩轩对马亮非常信赖,打心眼里喜欢马亮,和马亮在一起生活的那段时光,也是轩轩生命中最幸福、最明亮的一段时光。

    一群流浪儿童——大毛、耗子和其他孩子

    除了马亮和轩轩,电影还讲述了在“文叔”手下干活,以大毛和耗子为首的一群流浪孩子的故事。

    电影里有个情节,文叔诱惑饥饿的轩轩来自己家里吃火锅,当时跟他们一起吃火锅的还有一群小孩。

    这些小孩都是浪迹社会底层的流浪儿童,在文叔的驱使下,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为生。

    一开始,马亮和文叔手下“大毛和耗子”这两个年龄相仿的流浪孩子关系是敌对、互相竞争的,彼此看对方不顺眼。

    大毛和耗子甚至还在文叔的指使下,放火烧了马亮藏在废弃楼房里的“家”。

    但后面随着马亮为了轩轩加入文叔团伙,他们三人一起出去干活,三个大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。

    敏感又聪明的马亮,看到了大毛和耗子两人藏冷硬伪装下那脆弱而炙热的心。

    一次事后回家途中,耗子说他想以后赚了钱,就去回老家买个大房子,不再过这种偷鸡摸狗的生活。

    然而现实无比残酷,正沉浸在美梦里的耗子,脸上的笑意还未褪去,就被迎面而来的货车撞倒了。

    为了不被警察发现,他们三人都不敢报警,最后耗子口吐鲜血,死在大毛的摩托车上。

    耗子死后,文叔开车带着马亮和大毛准备去埋葬耗子的尸体。

    因为不满文叔长期的压榨,大毛趁着文叔不注意拿铁铲打晕了文叔,还把文叔的赃款全部拿了出来,分给马亮和其他流浪的孩子。

    这时,电影里出现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。

    在分完赃款后,马亮和大毛在楼梯口擦肩而过。这时,大毛对马亮说,快点滚。

    马亮回过头看了大毛一眼,他分明从大毛那声看似随意鄙夷的“快点滚”里,看到了大毛内心对自己的不舍和对自己以后未来的期盼和警醒。

    他也明白,大毛长期以来冷硬的伪装,让他说不出那些柔软的话。

    因为大毛知道,眼下这种偷鸡摸狗的生活是不会长久的,再干下去不会有一个好结果,耗子的死就是最好的警示。

    正因如此,大毛不希望马亮跟耗子一样,所以他才叫马亮拿了钱就快点滚。

    “快点滚”这三个字里,既是大毛在提醒马亮重新生活,洗心革面,不要再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。

    也是大毛希望马亮“滚出”眼下生活的不堪和困境,重新拥有一个美好人生的真挚祝福。

    一个社会现象——流浪儿童

    当社会人口基数庞大到一定数量后,就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,流浪儿童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  《野孩子》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事件,其实关于流浪儿童的事情,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,对流浪儿童的关心和照顾,也能看出一个社会的良心和底线。

    近些年,我国对流浪儿童的照顾,在政策上有了很大的改善。

    让所有流浪儿童平安长大,能够接受教育,既是对社会的托底,也是对我们自己良心的照顾。

    随着《野孩子》的热映,大家对流浪儿童的关注度也会提高,相信在国家和所有爱心人士的帮助下,未来此类的流浪儿事件会越来越少。

    每朵花都有享受春天的权利,愿所有孩子都能幸福长大,愿所有花儿都能尽情绽放,在那个阳光明媚,如缱绻午后的春天里。

    被骂上热搜、全网狂喷,还好央视这次没翻车

    全员放飞,尺度拉满,年度最受争议导演重磅回归

    不愧是9.5,这居然是综艺节目可以说的吗?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《山水间的家》第三季:勾勒田园栖居工笔画,绘就乡村生活诗意图
    下一篇
    烂番茄100%!这部动画片口碑大爆,别错过

    评论

    评论已关闭